由世界記憶項目北京學術中心、中國人民大學信息資源管理學院、中國人民大學數字人文研究院合辦的“數智時代的世界記憶項目國際研討會”,於2025年6月28日及29日在杭州舉行。澳城大圖書館館長師麗梅,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記憶國際名錄評委及澳門文獻信息學會理事長楊開荊、該學會會員鍾萌燕應邀赴會。
研討會於6月28日上午9時在杭州市新僑飯店西子廳召開,中國國家檔案局司長王紅敏,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記憶項目秘書長法克森·班達、教育與研究委員會主席洛薩·喬丹及亞太區委員會主席金貴裴,世界記憶項目北京中心代表兼人民大學教授連志英,各地檔案館、圖書館專家學者者逾一百人參加,會上各抒己見,包括對西泠印社的印章、絲綢檔案、水書、貝葉經等深入研討。
楊開荊分享澳門在整理文化資源和利用方面的經驗,包括在元數據訂定、宣傳推廣,以及鼓勵年輕人參與記錄當代生活場景和城市風貌的情況。引介東南學校學生參與世界記憶的成效等。同時分享澳門文獻申報的歷程,並引介澳門深厚的文化底蘊,以及豐富的文獻館藏及歷史價值。與會專家對澳門歷史文化皆感興趣,並熱烈討論和交流。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記憶學術中心(跨國)工作組會議於6月29日上午以現場和線上方式舉行,由工作組協調員楊開荊主持。楊開荊回顧世界記憶學術中心的發展,指澳門於2016年設立全球首個中心,至今共有九個同類中心,在推動文獻遺產教育研究、宣傳推廣及學術交流方面作出諸多貢獻。
師麗梅稱,明年是記憶中心設立十周年,將進一步發揮澳城大世界記憶學術中心的凝聚力,屆時召開國際會議,共研文獻遺產的活化利用、研究推廣,強化與世遺、非遺的協同發展。